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Lily写在前面:今天继续分享《热锅上的家庭》拆书稿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家庭关系是如何坠入热锅的?
 
在上一集里,我给大家讲了家庭系统的特征和造成家庭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一集里面我们要来谈一谈如何突破家庭问题的困局以及什么时候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先来说说如何破局。我在上集中提到,这本书是站在家庭治疗师的角度来描述布莱斯家庭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在听书的各位大多并非家庭治疗师,即使可能正身陷纷乱的家庭问题,但暂且还不想求助于专业的治疗师。那么,是否可以从这本书中提取一些普通人自己可以实践的破局方法呢?我尝试归纳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停止相互指责,接受“每个人都有份”。
 
在上集中我说到,家庭系统是非线性的,每个人对家庭的状态都有所贡献。只有当我们把指向对方的食指放下来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将自己抽离出来,观察到整个系统,否则那指向对方的食指也同时遮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视线,让我们在指责中无限死循环。
 
但是停止相互指责谈何容易!摆脱责任而让自己感觉轻松是人的本能,所以指责很容易成为矛盾中沟通的常态。像书中的布莱斯家庭,在他们一开始和治疗师的几次谈话中,几乎一开口就是在互相指责。他们都暗自希望治疗师能站在自己这一边,共同指出对方的不对。
 
在这里我想到一个我和老公都曾经具备的习惯。当孩子出现我们不喜欢、不认可的行为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说,“你的儿子/你的女儿干了这个……”;如果孩子做了让我们欣赏的事情时,我们会说,“真是我的好孩子!”当我向他指出这种对孩子的称呼区别时,我们俩都不禁哈哈大笑:多有趣啊!孩子表现好时就是我的孩子,孩子表现不好时就是你的孩子。这么完全不假思索的称呼选择里都蕴含着对对方的指责,以及“我总是对的”的自恋。
 
我跟老公开玩笑说,如果我们在家里放个录音机来录下我们一天的对话,肯定大部分都是在说对方的不是。虽然我们没有真的录过音,但这个玩笑却成了我刻意练习“停止指责”的开始。当我有意识地在脑子里放下一个录音机后,我对指责变得异常敏感,我也由此开始改变自己的沟通模式。
 
如果你觉得“停止指责”很难改变,你可以试试我这个隐形录音机的办法,或者你也可以试试在“指责对方”这个自动反应被激活之前百分之一秒的缝隙中插入一句自我提醒的话,就像是一个红灯,警示自己不要继续在老路上向前走了。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如果我做到了不指责,但是对方还是会指责,怎么办?”
 
别忘了上集中所阐述的,家庭系统中的相处模式就是一串串的反应链,在这些反应链上的事件互为循环因果。当你改变了反应链上的一个环节时,必然会带动后面所有环节的变化。我的教练曾经跟我说,“你没有权利去改变别人,在大多数时候你也无法改变别人,但你永远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去影响别人。”这句话让我在关系经营方面受益匪浅。
 
好,当你可以从嘴上不指责对方、从心里接纳“每个人都有份”时,接下来就可以来梳理冲突中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了。
 
第二步,破解三角关系。
 
人际关系中最直接的关系是两人之间的关系,但在家庭危机中,最常见的是多重三角关系的纠葛,比如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儿子媳妇和婆婆的关系,丈夫妻子和第三者的关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两人的关系出现压力时,第三方的卷入能减少两人之间的压力,从而形成某种稳定的结构。
 
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例子有,当年轻的夫妻关系出现矛盾时,他们有些人会决定要一个孩子,于是对养育孩子的关注可以缓解夫妻之间的关系压力。有孩子的夫妻产生冲突时,他们也很容易将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于是孩子身上便出现了很多令父母焦虑的“理由”,正如书中的布莱斯家大女儿的危机。而颇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婆媳关系则往往是因为母子关系或夫妻关系的问题而衍生出的三角结构。
 
怎么破?去三角化,把三角关系降维到两两关系,然后再看看到底是哪对关系出了问题。
 
曾经有个朋友经常跟我抱怨她的婆婆如何不可理喻、如何对她挑三拣四地不满意,而她的老公在母亲面前言听必从、丝毫不会表达不同意见,这让她对婆婆更加来气。
 
后来我让她把这个三角关系拆解成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婆媳关系,让她再仔细琢磨一下哪对关系才是关键。她思考后发现,其实是她将对夫妻关系的不满转嫁到了婆婆身上。她说,如果丈夫能让她感受到她想要的温暖和体贴,婆婆怎么对她,她都不会往心里去。
 
所以你看,当核心的两两关系处于和谐平静的状态时,第三方就不再被需要了。那么,怎样才能维持良好的两两关系呢?
 
第三步,发展独立的人格,划清自我的心理边界。
 
我在上集中提到,双方独立的人格是维持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人格不独立的人在关系压力面前无法独自应对,于是需要通过三角关系来转移和缓解焦虑的情绪。
 
具体来说,拥有独立人格和清晰自我心理边界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有较强的自我觉察能力,能够辨识出自己的情感、思绪,并能理性地思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做出主动的选择,而不会被本能的自动反应或者其他人的想法所左右。在人际关系中,他们能同时维持独立自主和情感链接的平衡,既有清晰的自我感,又能与他人保持灵活的界限。相反,人格不够独立的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和他人在情感上会出现共生纠缠的粘连状态,边界不清。
 
举个例子,大家也许在生活中都遇到过“老好人”类型的人。他们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拒绝别人的请求;总是为别人考虑得周到细致,从不让别人不高兴;但是他们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似乎都是不重要的,觉得怎么都行,甚至被冒犯了也不会表达不满。当你被这样的老好人对待时,一方面会觉得他们很好相处,但另一方面也会隐隐感到他们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低于他人的位置。他们的“好”当中有一些不安、取悦和小心翼翼。也许惧怕别人不认可自己的价值,或者不想和别人发生冲突,他们不断后退,允许别人来占用他们的资源和好意,从而迷失了自己的边界,也渐渐失去别人对他们的尊重。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中,独立的人格和清晰的心理边界都是相对比较难得的。家长对孩子有很强的控制欲,并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顺从听话、成绩优秀的孩子是会得到嘉奖的好孩子,特立独行、有不同想法的孩子常常得到的是负面关注。再加上现代中国家庭中孩子数量较少,学业上的竞争又非常激烈,这导致孩子身上被灌注了全家人的目光和期待,生活上被照顾得无微不至,时间上被排得满满当当。家长往往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帮孩子安排好一切,而很少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自由。这令很多孩子到成年时也没有完成人格的独立。
 
这种清晰自我感的缺失也在很大程度上令中国的家庭关系界限不清。要么是把本该属于自己的选择权让渡给别人,比如成年的孩子让父母为自己选择职业方向,有孩子的夫妻让老人完全承担起养育下一代的责任;要么是侵入别人选择权的界限,比如长辈用亲情的名义来干涉晚辈的生活,晚辈用孝心来限制长辈选择的自由。
 
界限不清看上去水乳交融、非常亲密,但其实并不是真正情感上的亲密,而是精神上的束缚。
 
我想在这里邀请大家慢下来仔细思考一下独立和亲密的关系。
 
一般人,包括过去的我自己,都觉得太独立会丧失亲密,要亲密就一定要放弃一部分独立;独立和亲密似乎是相互排斥的一对状态。但有了更多的人生体验和思考后,我抵达了书中作者的观点:“家庭亲密和关怀的能力,往往会与他们独立和分歧的能力同步发展,相辅相成。”作者进一步说,“假如不能确定可以独立依靠自己,那么牵扯太深也是十分令人恐惧的……当他们越有力量、越独立时,也就越容易冒亲密和接近的风险;反之,他们越亲近,就越可以冒险追求独立。”
 
怎么理解呢?我看到,没有独立人格的亲密往往是患得患失的,他们会害怕失去对方后自己无法独自继续而宁可不要靠得太近;我还看到,没有独立人格的亲密是相互捆绑,他们会时刻在意自己是否满足了对方的期待,而对对方强烈的情感依赖也让对方无法、甚至不敢离开,他们会在亦步亦趋中渐渐失去生命力。
 
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因为知道自己即使没有对方也可以独立地生存下去,于是他们可以自由地接近,无条件地去爱。也因为这种不含期待的亲密所给与的包容和安全,让他们更能勇敢地追求自我。
 
缺乏独立人格的亲密如同两个人面对面仰仗彼此呼吸,不能分开,于是被困得动弹不得;而拥有独立人格的亲密如同两个人手拉着手看向远方,他们可以一起奔跑、跳跃、飞翔。
 
如何做到独立呢?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太容易。这个过程大致是: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学会辨识自己的情绪、思维、行为模式,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主动做出选择。体现在关系层面上,你需要首先从自己的原生家庭关系中独立出来,不再被父母的期待所左右,只是纯粹地去关爱他们;如果你也是为人父母,那么你首先需要具备经过独立思考后选择的育儿理念,而不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这样在你的影响下,孩子也能从小培养自我意识,和你建立起独立而又亲密的亲子关系。
 
第四步,改变沟通方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有类似的感受,我觉得中国家庭内部是缺乏亲密沟通的。亲人之间都是谈琐事、要事,但很少谈心事。情绪常常被发泄,但很少被表达。最想说的话有时候一辈子也没有说出口,非常遗憾。
 
家庭关系的改善固然需要前面说的这些心法,但关系的呈现与维护大多都是通过我们每天对彼此说的话。怎么说话便是一个大学问。这本书中并没有具体的沟通指南(这方面我强烈推荐《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从中找到一条指导,也是我自己亲身实践过的经验,如果全家人都能做到,很多冲突都不会发生,大家也都会感到亲密很多。这就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我们平时的沟通常常都是对别人的所作所为评头论足、指指点点,我们说的东西都很理性,即使是在情绪失控的吵架中,我们都可能还在评理。但在“事理”之下还有情绪,那些情绪才是家庭关系中流动的血液。
 
但也许是我们顾全面子的文化,也许是因为我们从小没有习得情绪沟通的能力,我们往往都羞于直接用语言来描述情绪,而宁愿用冷战、用争吵来间接发泄情绪。我们很难说出,“我现在感到很愤怒”或者“我是不是让你失望了?”或者“妈妈,我真爱你”这样的话。
 
长辈尤其不愿意在晚辈面前透露出脆弱和温情,而总是试图扮演那个永远正确的权威角色,常常用愤怒包裹恐惧、用训斥表达关爱。我们也会出于爱和好意,不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给别人添麻烦、让人牵挂,于是把思念埋在心里,嘴上都是“我很好,别担心”。多么可惜!
 
希望大家都能从今天起和家人多谈谈情说说爱,让情感在家中流动起来。
 
你今天最想和家人表达的是什么呢?在我们的沟通方式改变的那一刻,家庭关系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好了,我说完了破解家庭困局的四个关键步骤,分别是停止相互指责、破解三角关系、建立独立人格、改变沟通方式。第一步和第四步可以马上执行,效果也许会立竿见影,而第二步和第三步则需要深度的思考和长期的执行,不是很容易。
 
接下来我要谈一谈,什么时候需要寻求家庭治疗师的专业帮助。
 
大部分人会觉得一定是在家庭遇到了较大的危机、而自己完全无力解决的时候,比如婚姻走到了破裂的边缘,或者孩子出现了严重的行为问题。但我并不觉得家庭非要等到变得那么糟糕的时候才寻求帮助。如果能够早一点借助专业人士解决问题,所有家庭成员都能少受一些痛苦,多获得一些幸福。
 
我曾经见过这样一对夫妇,他们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十万火急的危机。他们生活平静,在家庭大事方面也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但他们觉得两人之间缺乏深度的沟通,平时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务而争执。每天忙完孩子的事后,两人似乎也没有什么共同做的事情。从肢体到情感,他们都明显觉得缺乏亲密,更多的只是习惯性的重复。
 
这也许类似书中布莱斯家庭在危机爆发前几年就已经发生的夫妻关系的逐步疏远。不过,妻子决定不接受这样低温的婚姻,于是主动向专业人士求助,通过双方努力,大大改善了婚姻。
 
我觉得这就像我们对待身体健康应有的态度,不是等到生病了才去看医生,而是当感到自己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时就采取措施恢复健康。我曾见过一对已经谈婚论嫁的情侣在结婚前去进行亲密关系方面的心理咨询,为了多一点信心和能力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婚姻。
 
所以我的观点是,要经常对家庭关系做个健康检查,如果觉得哪里不对劲,就要及时采取行动去改善。如果无法仅凭家庭成员自己的努力得到改善,那么,及时求助于专业人士是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非常不容易的。
 
中国素有“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所以要将家庭中的一地鸡毛展现给外人需要极大的勇气。心理咨询的过程意味着整个家庭的历史、家庭内部的禁忌、每个家庭成员或强烈或隐蔽的感受都可能会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慢慢展开,平时苦苦坚守的心理防御可能会崩塌,情绪可能会失控,这一切都非常可怕!
 
在我的实践经验中,男性对于家庭治疗的阻抗相对更大一些。他们往往需要面对很大的家庭危机时才愿意参与,还通常是不情愿地被妻子拉去的。
 
但即便是家庭成员同意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他们的潜意识还会为心理咨询制造出各种障碍。比如我见过在夫妻关系中多年不幸福的妻子终于在一次情绪崩溃后下定决定要向心理咨询师求助,但就在预约第一次面谈前,她说她和丈夫有了一次交心的谈话,问题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了。
 
虽然我丝毫不怀疑这次谈话也许是他们夫妻多年来最开放、最深刻的交流,但我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年形成的关系问题是不太可能通过一次谈话就解决的。我只能猜测,这个家庭在心理上还没有准备好去面对外人的介入。
 
还有的家庭在咨询过程中常常人到不齐,尤其是那些认为自己和问题无关的家庭成员,常见的理由就是工作太忙,需要到处出差。这些看似无可奈何的外部因素却往往是内心阻抗披着的外衣。
 
另外,中国的家庭问题常常牵扯好几代人,夫妻双方能同时参加心理治疗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想像书中的布莱斯家庭后来那样,三代人都加入和治疗师的对话,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家里的长辈一定觉得年轻人发疯了!
 
由此可见,要让中国家庭通过借助心理咨询师来解决家庭问题,估计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我希望通过对这本书的解读,大家能对家庭问题有了不一样的视角,也掌握了一些可以实践的技巧去缓解家庭矛盾,并知道在必要的时候,你是可以寻求外部的专业帮助的。
 
最后给大家留的一个作业是一个行为实验:试一试在一个月内,观察并记录自己什么时候会指责家人,总结一下规律,看看“对方做了什么,会让我忍不住指责”;找到规律后,下次遇到同样的场景,尝试一次使用不同的反应方式,比如赞美,暗暗观察对方有哪些反应。(这个行为实验原来是要求你在一个月中尝试不指责对方,李松蔚老师给我反馈说,这太难了!于是建议如上修改。我当时确实忽略了实践的难度。其实观察即干预,观察本身就已经在扰动系统了,就像我前文提到的“隐形录音机”。)
 
祝大家和和美美,幸福安康!
话题:



0

推荐

秦华

秦华

7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我是坐标美国的职业教练,曾在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任风险管理总监和财务官,也拍过电影,写过专栏。我相信真正的成功就是拥有“不拧巴”的职业和人生。什么让你夜不能寐、愁肠百结?我的文字和讲座将带你抽丝剥茧,直抵内心——让梦想照进现实其实并不太难。微信公众号:华说职场人生(ID: Coach_Lily)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