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Lily写在前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我的拆书稿,是我为Momself「美且有力量」读书计划解读的六本书之一,书名是《热锅上的家庭》,作者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篇幅较长,所以会分两次发布。
 
大约两年前,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这本书。一拿起就很难放下,觉得非常好看。而当时,我也正陷入一段和前青春期孩子鸡飞狗跳的亲子关系,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后来,我有幸在北大的暑期学校跟随李松蔚老师学习了系统式家庭治疗,再拿起这本书,才看明白引人入胜的案例背后的门道。
 
再后来,我开始为客户提供一些婚姻家庭关系方面的辅导,也做了一点与夫妻共同对话的尝试。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再一次拿起这本书,又看到了新的境界。
 
选择解读这本书的初心有二:
 
一是觉得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一个人幸福的土壤,但有太多人在当中苦苦挣扎,而人们陷入困境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系统的视角可能会帮助他们看到突破的另一种可能。
 
第二个动机是,我想对自己学习实践系统式家庭治疗做一个阶段性总结。在北大上李松蔚老师的课时,对期末写的学习总结很不满意,因为那个时候理解太浅。这次写的过程中也还是有点心虚的,一直觉得有老师的眼睛盯着我,并在拷问,“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直到解读音频上线后,我才鼓足勇气、忐忑不安地把这篇稿子分享给李松蔚老师。所幸经他确认,我在理论阐述上没有谬误。他认为我“有很强的归纳整理能力,提炼出来的线条非常清晰,讲得也很精彩”(谢谢老师,让我觉得期末考试通过了!)但不足之处是,我写作的两个动机导致我试图在满足两个群体的读者,一种是对心理学有比较专业的了解的,另一种是对心理学不太了解的大众。李老师看到我一方面企图“高屋建瓴,写得很准确”,另一方面又要“从零写起,尽可能通俗易懂”。要同时满足这两种读者很难,容易顾此失彼,所以最好是要做个取舍。
 
那么,如果各位在阅读拆书稿的过程中感到太费劲,很大概率是我在这两个写作动机之间的挣扎所致。
 
这本书也是我在Momself「美且有力量」读书计划中解读的最后一本书。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我这半年的拆书体会,那就是:好书要慢读,慢即是快。一遍遍读下来,理解由浅入深,获益长远。
 
我希望我的拆书稿也值得你静下心来,慢慢读。
 
《热锅上的家庭》是一本读着像小说、但其实是阐释家庭治疗的心理学书籍。不像其他心理学书籍会引用很多案例,这本书通篇基本都只聚焦在一个家庭。
 
作者的自序中提到,故事取材于一个真实的个案,但混合了许多家庭的治疗经验。这种单一个案的聚焦方式,加上作者细致入微、引人入胜的写法,令读者似乎身临其境地跟随着这个危机中的五口之家,一同经历着他们的冲突、愤怒、困惑、和解与成长。这是一本可以让你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的书。
 
这本书有两位作者,主要执笔者是奥古斯都˙纳皮尔,也就是书中的“我”。他是另一位作者卡尔˙惠特克的学生,两人后来发展为同事。他们就是书中家庭的心理治疗师,卡尔˙惠特克为主,奥古斯都˙纳皮尔为辅。
 
卡尔˙惠特克已于1995年去世,他是美国开辟家庭治疗领域的先驱人物。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在一所精神病医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发现,有些已经恢复得不错的病人在回到家庭中后,问题又重现了。于是在那个只关注个体心理治疗的时代,卡尔˙惠特克开始将目光投向家庭。他指出一个在当时很颠覆的观点:心理治疗的客户应该是整个家庭系统。
 
到了六七十年代,家庭治疗才在美国慢慢发展起来。
 
这本书出版于1978年,距今四十多年,但是今天读来,其内容丝毫没有过时。它给我带来的收获主要有两点:
 
面对家庭问题时,不再陷入谁对谁错的争吵追责,而是用系统的视角去理解家庭关系中的内在模式,进而通过改变这种内在模式去解决家庭问题。
 
洞悉了维持良好婚姻关系的最根本要素是双方的人格独立,而不是很多人惯常认为的性格相合、步调一致。
 
作为一名职场教练,为什么我会选择解读这本书呢?这是因为我的大部分客户是女性,在我对她们的职业发展进行辅导时,我发现她们中好些人也正在经历家庭关系方面的危机。
 
相比美国家庭,由于中国文化对家族宗亲(而不仅仅是核心家庭)的重视,使得中国家庭的关系问题往往比美国家庭牵涉到更多的成员和更复杂的脉络,而女性在其中背负着更沉重的情感以及道德负担。
 
我希望这本书中所呈现的系统式视角能够帮助大家跳出“剪不断理还乱”的迷局,认清家庭系统中到底在发生什么,看到突破的方向,并通过改变固有模式来系统性地改善家庭氛围,收获滋养身心的家庭幸福。
 
但解读这本书对我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家庭治疗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这本书的写作视角是心理治疗师,因此书中有很多心理治疗方面的分析和讨论。我将尽量不涉及心理治疗的专业内容,而只是关注普通人可以从中得到的启发。
 
按照从纵观全局到聚焦问题、从认知重建到行为改变的逻辑顺序,我将在上下集中分别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 家庭系统具备哪些特征?
 
第二, 造成家庭关系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 解决家庭关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第四, 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在我开始回答问题之前,我先来简单给你介绍一下书中的主人公。布莱斯家庭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家庭,丈夫在忙碌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妻子在家全职照顾家人,他们有三个孩子:十六岁的大女儿、十一岁的儿子和六岁的小女儿。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家庭关系具备哪些特征?我归纳了三点。
 
第一个特征:非线性。在家庭中,每两个家庭成员就构成一对线性关系,三个家庭成员就构成一个三角关系,三个人以上的家庭则由若干条两点练成的线交织成一张网。
 
就在布莱斯这个简单的五口之家中,有一对夫妻关系、一对母子关系、一对父子关系、两对母女关系、两对父女关系、三对同胞关系。如果把这都画出来,就是十根线织成的一张网。这还只是两代人。
 
在婚姻里呆过一阵子的过来人都知道,婚姻远远不只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在美国,夫妻双方的家庭可能只是一年见一两次,而在中国,则可能是一年365天三代同住一个屋檐下的紧密联系。如果把夫妻双方各自的家庭再包括进来,这张网就迅速地变得层层叠叠、面目不清。难怪老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家庭关系从外面看,云遮雾罩,太复杂了!
 
你听到这儿可能会觉得我有点啰嗦,“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我知道自己是妈妈、是妻子、是女儿、是媳妇,那又怎么样呢?”
 
我邀请你在这里慢下来想一想,这张网对你来说真的是显而易见的吗?在你和家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你真的看到了这张网、这网中的每条线以及每条线两头的人吗?
 
在我接受心理学训练之前,我理智上知道这张网的存在,但我的心里并没有看到它。在发生冲突的时候,我看到的只是眼前那个让我难受的人,我会觉得我所有的痛苦都是这个人造成的,和其他人无关,更是和我无关。而当我自己的眼里、心里看不到这张网的时候,我就没有可能站在网中其他人的立场去看这张网。
 
比如有段时间,一听见老公大声批评孩子,我就火冒三丈,我觉得他那样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我要马上制止他、保护孩子。我们因为这个经常发生争执,我把这都归咎于老公不懂科学育儿的方法,而老公在我三番五次的指责之下也扬言,他对孩子的教育干脆就不插手了。这更令我感到愤怒、孤独和委屈。
 
后来我的教练问我,“孩子对此是什么感受呢?”我愣住了,因为我毫不怀疑地相信我在保护孩子,孩子肯定是希望我这样做的。但通过和孩子的对话,我才知道,孩子虽然不喜欢被爸爸批评,但是我的剧烈反应让他们更害怕,他们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我会发那么大的火。
 
经过深刻的自我剖析,我明白了我的反应来自于自己成长过程中家庭关系的投射,老公在我面前化身为那个小时候成天批评我的家人,我去保护孩子的举动实际是我在保护小时候无助的自己。当我看到家庭关系网上的这些结点后,我终于能心平气和地和老公沟通我们育儿方法的差异,我能够站在他的出发点去理解他,然后温和地提出建议,而不是对他横加指责,这时他也能真正倾听我,于是我们达成了有效的合作。
 
我建议你此时可以暂停一下音频,在心里回顾一下过去经历过的家庭冲突,试图用局外人的立场去看一看正处于冲突中的这张家庭关系网,你会有什么新的体会吗?
 
认识到家庭关系是一张网以后,相信你就能很自然地理解家庭关系的第二个特征:每个人都有份。
 
家庭关系网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单个元素都无法独自决定这个系统的生存状态。无论一个家庭是温暖和谐还是鸡犬不宁,其幸福和痛苦都是家庭中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都有责任。
 
有福同享很容易,但当家庭中出现危机时,有难同当很难。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自己对造成危机做出了贡献,尤其是那些为了解决家庭危机而操碎了心的人。
 
回到书中的案例,把布莱斯全家带到家庭治疗师那里的原因是大女儿出现了离家出走、彻夜不归的行为问题,甚至表现出了自杀倾向。显然,全家人都认为他们是为了帮助她治疗而来的,自己并没有问题。所以第一次和治疗师会面时,十一岁的儿子因故没有出席。丈夫和妻子都认为儿子的缺席不会影响谈话,但是治疗师执意要等所有人在场时再开始谈话,因为他们认为问题和全家的每个人都有关联。
 
经过这一场拉锯,治疗师终于让这个家庭明确了全家参与治疗的决心。当然,后来数次抽丝剥茧的谈话完美地证明了每个家庭成员都在这场危机中扮演了各自的角色,大女儿只是在无意识中成为了家庭的“代言人”,而真正危机重重的是她父母的夫妻关系。
 
既然每个人都有份,那每个人是如何对家庭系统起到作用的呢?这就要来说说家庭关系的第三个特征:被固化的相处模式。
 
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结构、规则和沟通模式,这就好像是一本被演过无数遍的剧本,经过长年累月的重复而被刻入了每个家庭成员的大脑回路,形成了家庭的集体潜意识,从而维持着某种稳定和平衡,即使这种平衡可能正在给家庭成员带来痛苦。这个剧本还会被悄无声息地从这一代传到下一代,要改写它,极其困难。
 
这个剧本上写着什么呢?它写着,如果爸爸做了A,妈妈就会做B,孩子就会做C,然后爸爸又会做A,等等等等。也就是说,这个剧本里有许许多多首尾相连的“如果……就……”,这些指令构成了家庭成员言行之间的循环因果关系。这其中,有些循环是愈演愈烈,让系统趋于不稳定;而有些是此起彼伏,把系统拉回平衡。下面我用布莱斯家为例来说明这种循环因果关系。
 
家庭治疗会谈开始不久,治疗师发现当下家庭冲突的焦点都指向十六岁的大女儿和妈妈之间持续不断的争吵,这种争吵的循环过程是这样的:
 
如果妈妈对大女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要求,大女儿就会生气,向妈妈吼,然后摔门而去,一两天不回家;
 
如果大女儿离家,爸爸妈妈就会为此争执起来;
 
如果父母开始争执,儿子就会把小女儿弄哭;
 
如果小女儿哭了,爸爸妈妈就会停止争吵;
 
如果父母有一段时间没有争吵了,大女儿就会又出现一些行为问题让这个循环再次开始。
 
我邀请你在这里暂停,仔细琢磨一下这个循环里的因果关系,它会不会令你对事件的归因产生一点眩晕感?
 
我们惯常的思维定势是简单的线性归因,比如在这里,我们会觉得父母因为大女儿离家出走而争执,因为儿子把小女儿弄哭了而停止争执。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缺乏争执,于是大女儿来制造事端?因为父母产生了争执,于是儿子就把小女儿弄哭?
 
在循环中,一个因导致一个果,而这个果又成为因去引发了下一个果。因和果都没有终点,他们一环扣一环,形成了一条不断持续的反应链。这条反应链就是一个家庭的相处模式。
 
治疗师对这个循环抛出了一种解释:大女儿负责引发父母吵架,而儿子和小女儿负责平息争执。看起来,这个家庭系统中有一套动态的恒温机制,太冷的时候,有人去升温;太热的时候,又有人去降温。但在这个平衡中,家庭氛围里充斥着愤怒、沮丧甚至绝望,每个人都不堪其苦,直到大女儿觉得自己快被逼疯了,潜意识里在用自杀的可能性去逼迫家庭向外界求助、改变系统中的固有模式。
 
那么,这个家庭想改变的固有模式是什么呢?治疗师进一步的谈话发现,深层次的危机是丈夫和妻子之间无声无息的疏远和婚姻关系的逐渐冷却,这让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疏离和孤独。处于青春期的大女儿在用她叛逆的言行去打破这种“平静的绝望”,搅动家里的一潭死水。她于是就成为了那个公开承受整个家庭问题压力的人,在家庭治疗理论中被称为“替罪羊”。
 
联想到我们现实中的家庭,一般谁最容易成为替罪羊呢?我猜,大概率就是那些状况百出的孩子。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是过度迷恋电子游戏、厌学、成绩急剧下降、焦虑抑郁、打架闹事、甚至生理上的疑难杂症。(当然,这并不说孩子有这些表现就一定意味着家庭关系出了问题,这只是一种应该被考虑到的可能性)
 
现在回到布莱斯夫妇。即便是在他们承认婚姻出了问题后,每当治疗师要正面探究时,他们的潜意识又会制造出新的“替罪羊”来回避直面婚姻问题,比如后来儿子变成了家庭矛盾的生成者,然后又是丈夫接受去外地的新工作。
 
为什么系统的固有模式会对改变如此负隅顽抗呢?因为这个固有模式是他们分别从各自的原生家庭继承来的,是他们唯一熟悉的、让他们感到安全的模式。
 
妻子有个强势的、很难取悦的母亲,她习惯于用讨好来获得母亲的认可,于是她对丈夫也一直非常顺从,并渴望得到丈夫的关心和认可。
 
丈夫有个永远对儿子不满意的父亲,父亲还习惯于对母亲百般挑剔。于是,丈夫非常努力地工作,希望获得父亲的认可。在家中,他也常常像父亲那样,挑剔妻子的做法。
 
两个原生家庭都缺乏情感的真实流动,习惯于压抑和自我牺牲,用情感麻木来保护内心的安全感。即使他们俩都想挣脱这种模式,但潜意识中对认同感的需求仍旧把这个模式复制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中,继续上演上一代的剧本。
 
听到这里,我邀请你驻足觉察一下自己婚姻关系中的模式,有没有你父母婚姻关系的影子?
 
好,到现在我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家庭关系的特征是什么。我归纳了三点,分别是非线性、每个人都有份以及被固化的相处模式。
 
现在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造成家庭关系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先聚焦在婚姻关系,因为基于我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教练工作经验,我看到婚姻关系往往是各种家庭关系问题的核心。当婚姻处于良好的状态时,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等都会变得容易得多,而当婚姻出现危机时,其他关系就会开始趋向不稳定。
 
很多人误认为夫妻双方越是互相依赖就越是亲密,正如情人在热恋中如胶似漆、无法分离。但现实却恰恰相反,过度的相互依赖会让双方进入一种共生式的纠缠和束缚,最后总有一方因为感到压迫、限制甚至窒息而开始逃离。
 
双方独立的人格才是婚姻得以长期保质的必要条件,甚至也是妥善处理离婚的必要条件。
 
在书中,两位治疗师有很多对婚姻产生问题的精彩论述,我在此跟大家分享三处:
 
第一有关对婚姻不切实际的期待。
 
作者说,“刚结婚时,一般人往往会幻想另一半是理想的典范—父母、心理治疗师、伴侣、朋友和伙伴等等,一个能够满足所有我们对婚姻的渴望和需求的人。甚至会期望另一半能帮助我们解决那些成长过程中一些困难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借着选择配偶,我们期望获得‘完整’—心理上的完整。”
 
我猜这些句子所描述的是许许多多人走入婚姻时的美好愿望。但当有朝一日你发现这些愿望根本无法实现时,你会感到特别的孤独,甚至觉得自己都完全不认识面前这个人了,并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
 
第二有关对原生家庭无意识的复制。
 
作者说,“不论早期家庭生活的本质如何,每个人都迫切需要将早年发展出来的认同感维系下去。”这种需求甚至超越快乐或痛苦的范围。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虽然厌恶自己小时候被对待的方式,却会用相同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配偶和孩子。
 
卡尔˙惠特克说过,“每一个婚姻都是两个企图自我复制的家庭之间的战斗。”
 
有必要指出的是,并不只是那些给孩子带来过心理创伤的原生家庭关系才会影响到婚姻,而是人们总是会无意识地在婚姻中复制原生家庭关系。那么,当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关系发生矛盾冲突时,婚姻也就会出现冲突。
 
你看,第一条说的是,我们期待婚姻令自己完整。其潜台词是,我们不认为自己已经完整,而是指望配偶来填补自己的空缺。第二条说的是,即使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我们还是想依赖于原生家庭关系带来的熟悉感和认同感,以此获得安全感。这都是人格没有完全独立的表现,也就为婚姻后来的危机埋下了定时炸弹。
 
所以分享的第三条就是有关夫妻双方缺乏独立的人格。
 
作者认为自信、自觉及对自我的忠诚都是独立人格的体现,是与另外一个人建立稳固关系的先决条件。他说,“如果有任何一个离婚的种子是事先埋下的,那很可能就是在个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之前,便一头栽进婚姻这件事。”
 
甚至,当夫妻走到离婚这一步时,如果想要真正从离婚中获得心理上的自由,双方独立的人格也是必须的。在生活中不乏那些已经离婚的夫妻在今后很多年都没有走出原来(失败的)亲密关系,他们心怀怨恨、委屈,无法完全自由地进入新的关系。有些人看似又有了新的婚姻,但其实只不过是在重复前一段婚姻的模式,于是会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而有孩子的夫妻即使离婚后也无法摆脱同为孩子父母这层关系,所以双方以独立的人格去建立积极健康的父母关系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特别要指出,拥有独立人格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尊重别人的独立人格,不企图按照自己的期待去改造别人。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我看到很多在事业上非常独立成功的女性和男性在家庭关系上总希望别人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在具体的生活层面上面,他们并不需要依赖对方,但是他们就是不能接受对方现在的样子,他们很有可能觉得自己期待对方的改变是为了对方好,比如让他更加追求上进。
 
如果你也处于这种状况,我邀请你深度挖掘一下自己的这种期待是在满足自己什么心理需求。很有可能,有一块心理上的空缺被隐藏在很深的地方,不易被察觉。
 
有些女性听到这里可能还会疑惑:独立是意味着我不能对他提要求了吗?我不能让他多做一些家务吗?我必须依赖他共同分担家庭责任啊!
 
对此我想说,没有人在世上可以完全靠自己,我们必然是要依赖别人和自己共同完成很多事情,家庭责任也应该要夫妻共同分担。
 
精神上的独立不等同于行为上不与人合作。恰恰相反,只有精神上的独立才能让你更加自如地去寻求帮助,才能让你在面对拒绝时不自怨自艾,而是积极沟通,灵活地寻求办法。
 
独立的人是自信的、坚定的、灵活的、善于解决问题的,而不会轻易被别人的反应牵着鼻子走。她接受别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并意识到自己永远都可以主动选择。
 
以分担家务为例,独立的女性会和先生沟通自己的需要,如果先生不愿意或无法分担,那么他们还能一起想别的办法,比如外包,或者简化生活等等。但如果先生的不合作是因为在心理上不尊重她作为独立个体的需要,也根本不在乎她的感受,那么她可以对婚姻做出重新选择。
 
从婚姻关系延展到其他家人关系,比如和父母的关系、和婆家/丈人家的关系、和三姑六嫂的关系、和孩子的关系等等,很多冲突都是因为缺乏独立而导致的界限不清、共生纠缠。这一点,我会在下集中细说。
 
那么,布莱斯家里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在妻子无奈放下了要丈夫认可自己、支持自己的期待后,她终于决定要自己在乎自己的感受了,而不只是为家庭服务。她开始放眼向外看,兴致勃勃地探索兴趣,寻求家庭之外的个人发展机会。她仿佛沉睡多年后首次苏醒。
 
非常有意思的是,作者指出,大多数家庭都是遵循布莱斯家庭的模式,由女性率先觉醒,她们觉察到生活更好的可能性,并积极采取行动去追求自我、实现目标。反而是丈夫,有时候不能适应妻子迫切想要成长的需求。这像不像中国的现状呢?尤其是在大城市中,在各种以追求自我成长为主题的线上课程和线下活动中,女性似乎永远占绝大多数,而丈夫往往很难理解妻子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自我成长的动力。
 
好啦,我已经阐述了前两个问题:家庭系统的特征和造成家庭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现在留给你一道思考题:回想一下自己家庭中产生冲突的时刻,请尝试用“如果...就...”的方式将家庭成员的沟通模式描述出来,分析一下这当中的循环因果关系,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下一集里我将讲讲如何突破家庭问题的困局。
话题:



0

推荐

秦华

秦华

75篇文章 21小时前更新

我是坐标美国的职业教练,曾在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任风险管理总监和财务官,也拍过电影,写过专栏。我相信真正的成功就是拥有“不拧巴”的职业和人生。什么让你夜不能寐、愁肠百结?我的文字和讲座将带你抽丝剥茧,直抵内心——让梦想照进现实其实并不太难。微信公众号:华说职场人生(ID: Coach_Lily)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