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团体咨询的地铁上,突然看到Lily老师在成长部落群里转发的一条心理咨询的悲剧,一位来访在心理咨询6年后自杀了。虽然自杀的原因无法简单归因,但文中所描述的心理咨询师的很多做法都令人瞠目结舌,不禁感叹咨询市场的鱼龙混杂。
确诊抑郁症之后,我很幸运地找到了靠谱的心理咨询师,至今参加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也有近三年了。从最初对心理咨询的好奇,到渐渐揭下心理咨询神秘的面纱,经历过期望、失望到决定继续咨询,像盲人摸象一样,一点一点摸索着,想谈谈我自己摸到的部分。
Photo by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
心理咨询不能完全替代药物
我是在安定医院确诊焦虑抑郁后开始服药的,遵医嘱吃药并及时复诊调药,保证了我的情绪、睡眠和精力,才有精力去工作、咨询。如果最开始不服药的话,可能出门都困难,更别说能去积极地配合咨询。
如果在三甲医院或者精神类专科确诊,医生建议服药的情况下,我会首选相信医生,不随意减药停药,否则容易引起病情的反复。药大概吃了一年多,减药的过程也很慢,减一次要稳定药量三个月观察情况。精神科医生说:“肝脏细胞受损恢复起来都得几个月,神经细胞是更高级更复杂的细胞,恢复起来更慢。”
初次面对情绪障碍,难免慌张,最脆弱、最着急的时候,很容易相信那些所谓的神医:包你不用吃药,快速痊愈,绝不复发,但是仔细想想,世间哪有这等好事?
抑郁症现在越来越常见,药物和治疗都有官方的指南,医生也有多年实践的安全方案。有药物托底,我情绪好了,食欲也好了,虽然胖了几斤,但是提醒自己坚持运动,均衡饮食,还是可控的。
正规就医一定是更安全、有效干预情绪障碍的保障。我相信,在有药物保障基本稳定的情绪和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心理咨询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心理咨询不会立竿见影
服药大概两周起效,然后明显感觉情绪好转,头顶的乌云没有了,看天空都觉得更蓝了。心理咨询起效,我自己的感觉是要三个月到半年。虽然每次咨询多少会有点收获,获得些启发或安慰,但是稍微稳定一点的改变一定是需要较长时间的。
一个人的性格、思维模式形成,经历了二三十年,如果想改变,也不是两三个月的事情。就像去健身房锻炼肌肉,想练出肉眼可见的线条,至少要半年一年的时间。做心理咨询,其实也相当于训练心理肌肉,用来扛住生活中的困难,比身体上的肌肉需要更多的锻炼和时间。
最开始做个体咨询的时候,我想一年也就够了吧,可直到现在,偶尔还是会陷入情绪的泥潭。我向心理咨询师抱怨:怎么这么久了还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抑郁症是心灵感冒,你要允许它起起伏伏。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疗愈就是件需要很长时间的事情。
最初我以为35岁抑郁症爆发是因为中年危机,但在咨询的过程发现,最初的病因在儿时和母亲的互动里就有迹可循了。虽然我不打算做一生的心理咨询,但是我愿意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来。
心理咨询不会大变活人
最初对心理咨询的好奇都来自于影视作品,比如《扪心问诊》里把心理咨询师降服叛逆小混混,助力他成为天才少年。但是心理咨询师做的不是改变一个人,而是帮助来访者去除障碍,发挥潜力,更好地做自己。有点像种植物,提供好的土壤、光照和水分,让苹果长成脆甜的苹果,番茄长成多汁的番茄,不是变成当季最流行的果实。
我记得刚出院开始咨询的时候,心理咨询师说感觉我文静的背后有一部分是被压抑了,“不是让你做一个不一样的人,而是把被压抑的那一面自然地打开”。一年之后,我开始理解她说的话,体验到慢慢打开,活得更自在一点的感觉了。
听过一个心理咨询的段子:一个成年人总是尿裤子,做了几年心理咨询后,别人问他怎么样了?他说:“我可以带着尿不湿生活,不觉得尴尬了。”
既然心理咨询不是灵丹妙药,没有大变活人的魔力,为什么还选择继续呢?
Photo by Edurne Tx on Unsplash
最近刚经历了停药几个月,抑郁又反复,但是我发现自己恢复起来比以前快很多,处理和面对都更有弹性和韧性。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就去泡澡,晒太阳,散步,唱歌,和朋友待在一起,一两天就恢复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知道如何照顾自己了。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感觉越来越灵活,更能理解自己和他人了。这些都是心理咨询的效果,缓慢地带来的长久的益处。
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陪伴、理解、安慰
通常遇到困境,虽然可以和家人朋友倾诉,但是常常得到的是不尽如人意的反馈:家人说“怎么就你矫情,不知足”,朋友说“我比你惨多了,你这算啥?”
而心理咨询师会倾听你的诉说、抱怨、愤怒,会肯定你的感觉、你的需求、你的恐惧、你的内疚、你的担忧。心理咨询师会告诉你这些都是合理的,多说一点,说出来情绪就能被抚平一点。
例如,我谈到恐惧。
心理咨询师:你还有什么时候会害怕呢?多说一些,可能那些害怕就被冲淡了。
把感觉转化成文字,试着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去描述它,说出来就清晰了,看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确定的困难,而不是一个模糊的黑洞,感觉就好多了。
来访者抱怨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也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足,承认无法完全理解你,但是不放弃探索和努力。这些无条件接纳、理解、共情的体验,有时候是家人朋友给不了的。
一次团体咨询中,我谈起了与组员的冲突。
心理咨询师问:你怎么样了?
我:我在生自己的气。
心理咨询师:你可以生我的气(没有处理好组员间的冲突),不要生自己的气。
那一刻的感觉就是,射向自己的箭被心理咨询师挡住了。当心理咨询师把自我放在来访者的需求之后时,就有种被稳稳地托住的安全感。
有时候说出一些困境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会问我是怎么处理的,我说一些,她说:你看,其实你自己是有办法的。
咨询的目标,最终是离开心理咨询师,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好的心理咨询师会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觉得心理咨询师很厉害,我离不开。
心理咨询师像镜子
映照出你的思维、行为模式
我:我总是想对抗我妈妈。
心理咨询师:你有试过同意她吗?
我:我遗传的是什么破基因?
心理咨询师:遗传是没有办法筛选的,只遗传好的一面或者坏的一面,如果只看到一面一定是漏了点什么。
我:我想减药。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减药呢?为什么这么着急减药呢?这么着急本身就是焦虑的一种体现。很多事情要慢慢做,才能有好的效果。
抑郁的时候看什么都带着消极的滤镜,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帮我看到我认为的事实是真的吗?帮我看到自己思维、行动上的片面和矛盾的地方,然后问我:你觉得如果你做一些不一样的行动,会带来什么好处呢?尝试一点新的东西,思维就打开一点,世界就打开一点。
咨询有时候像照镜子的过程,心理咨询师带着你一起好好看看自己,是探索和了解自己的过程。而人性是相通的,理解了自己也会理解周围的人。心里多了理解,少了抱怨,感觉自己和世界都柔和了。
心理咨询师像理想的父母
在精神上重新养育你长大
咨询的过程有点像重新学习站起来,学习走路,学习独立,学习交朋友,学习建立亲密关系,然后扛起自己的责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心理咨询师和你一起经历这些过程,提供支持、帮助、反馈,陪伴你成长,也陪伴你受挫失败,再次前进,在精神上重新体验一次成长、成熟。
但是,再好的心理咨询师是和你一起工作,不是替你工作,不能替你做决定、选择人生方向,最终决定成长、迈出步伐的还是自己。
每个人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负责人,不要放弃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力量。心理咨询师没有魔法,但是他们是很好的拐杖,可以支持你在事业上、人生中走向自己想去的地方。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的几条心理咨询师避雷指南:
警惕让你感觉自己很弱小、对方很厉害的心理咨询师。
警惕没有退出机制,通过长期预付款强制绑定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师。
警惕只会灌心灵鸡汤,没有干预和真实反馈的心理咨询师。
警惕承诺包治包好、不支持去精神科就诊的心理咨询师。
警惕没有参加过长期个人体验和课程学习的心理咨询师。
(完)
Lily写在后面:感谢柠檬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一名教练,但从本质上来说,教练和心理咨询师一样,都是心理工作者。在我看来,心理工作者是一份人格与专业技术不可分割的工作,在其所有的学习受训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自己的人格、价值观、思维模式、情绪变化、身体等各方面状态保持高度敏锐的自我觉察,所以不存在人格/品格有问题、对自我没有觉察、但专业水平很强的从业者。
我在过去十年中所遇见的心理界内大师级的前辈,无一例外都是在最细微的言行举止上让人如沐春风、肃然起敬的榜样。如果一位从业者让你感到不被尊重、被蔑视、被操纵,如果ta对自己的所言所行给他人带来的影响毫无觉知,如果ta被告知影响后不反思,那么ta即便懂得再多的理论、拿到再多的证书、出版过再多的著作,ta都不是一名合格的从业者,请坚定地离开ta。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