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昨天在朋友圈写了几笔看完美国总统大选辩论之后对教育的思考,然后顺势就录了一个小视频,分享给大家,并附上文字稿。

在孩子的提醒下,我观看了美国总统候选人的辩论。我们一人一台电脑,在这个看的过程中,孩子们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大叫。看完以后我就在想,这样一场辩论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

1.从反面案例中的学习

孩子们的大叫和大笑都是因为这场辩论中充满了逻辑谬误,比如自始至终的人身攻击、把极端事件泛化成普遍现象、问东答西、不基于事实的论断、对复杂宏观事件的线性归因等等……这些可称为是优秀的批判性思维反面教材。

反观我从小到大在学校的求学经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什么是“正确”,很少有机会去学习什么是错误、错在哪里。

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是正确后就能自动判断什么是谬误?不一定。我自己的体验是:有效的学习需要亲身体验,而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正确”的机会远远低于我们接触到逻辑谬误的机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相似的体验:我常常会隐隐地觉得某些论断不对,但又说不清楚什么地方不对;还有些时候,则是不自知地把参杂着部分正确的谬误当作全部正确。

所以我觉得从反面案例中学习可能是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反面案例的样貌是千变万化的,可能要看过了很多的谬误之后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正确。如果只是在书本上学到什么是正确,而这种正确在现实中出现的机会又很低的话,那是很难有实战经验的。

2.对权威袪魅

这么一场可能影响无数人的辩论却如此漏洞百出,我的第一反应是一声叹息,心想:“这是给孩子们怎样的榜样啊?”但转念一想,这又是我的一种习惯思维在起作用:居于这样地位的权威理应是对的、高水平的,他们在如此重要场合中的表现理应是孩子们的榜样。

But why?谁说权威一定就是对的、就该被仰视?

事实上,无论权威的社会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他们的所言所行都是可以被审视、被质疑的。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平视权威是走向人格独立的必经之路。

3.对公共议题的关注

候选人辩论的焦点是他们认为可以左右选票的关键议题,这些议题不一定和每个人相关,但集合起来看,这些是美国公民普遍关心的公共议题。

孩子们不一定对这些议题都感兴趣、都能理解,但他们听到了,这就播下了一颗关注公共议题的种子。他们会开始了解,哪些政策是会影响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种关联是如何产生的、会分别对哪些人群产生更大的影响等等。

反观我自己,从小学到工作后的若干年,我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这些议题毫不关心。我至今记得多年前去秘鲁旅行,旅途中有位不知道是来自哪个国家的老太太企图和我谈论这些话题,我立即说,我对这些既不懂、也不关心。老太太非常惊诧地看着我说,“你怎么会对这些不关心、不感兴趣呢?它会影响到你每天的生活啊!”这个道理我当时也没有特别明白,直到十多年以后才终于懂了。

以上这三点,即从错误中学习、平视权威、关注公共议题,这些都是我进入中年后才开始学习接触的,但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个成年人行走在现实中特别重要的认知和能力。作为能够影响孩子的成年人,但愿我们都能有意识给与孩子这样的学习机会,哪怕是作为反面教材呢!

话题:



0

推荐

秦华

秦华

78篇文章 11小时前更新

我是坐标美国的职业教练,曾在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任风险管理总监和财务官,也拍过电影,写过专栏。我相信真正的成功就是拥有“不拧巴”的职业和人生。什么让你夜不能寐、愁肠百结?我的文字和讲座将带你抽丝剥茧,直抵内心——让梦想照进现实其实并不太难。微信公众号:华说职场人生(ID: Coach_Lily)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