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Lily写在前面:大约三年前我和大鱼有一场直播对话,名为“冲破兴趣的迷雾”,因为她是一个特别多才多艺的姑娘,曾经苦于如何在兴趣中认识自己并做选择。直播文字稿一直被大鱼“欠着”。三年时光流过,大鱼经历了很多变化。再回首,对人生生出了很多感悟。这篇是她的回顾和记录。
 
火花不是人生目标,当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
 
火花就已经被点燃。
 
——《Soul(心灵奇旅)》
 
这是一篇拖延了三年的文章,其实拖延的意义也是巨大的,我感受到期间有无数个“星光时刻”彼此串联,但始终忽闪忽闪,每次高涨的情绪想要写一些什么,又会被某种「我不够好」的低落压了下来。
 
我始终隐隐约约觉得这是一个极其有意义的过程,感谢Lily用她的温柔支持我,感谢那些看见我的人。
 
就这样发生,没有催促,没有推搡,如此平和。我才能在当下把那些点点星光串成一个稍大的星座,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每一天都值得为自己好好生活,星光每刻都在点亮,星座也会扩展到星系,扩展到银河,宇宙……
 
所以这篇文章到底写什么呢?我试着用分享的状态,尽力平和、真实地分享,有些故事,有些感悟。
 
那么,我们开始吧,从2016年说起。
 
2016年底,又到了每年冬天自动切换的思考季节(大概是东北基因的缘故,天冷不爱动,只能动动脑子思考)。
 
刚工作半年的我一心执念,跟很多女孩儿一样——想要生个孩子,即便还没有男朋友,看到一些教育中的问题,但又自知渺小,所以就浑浑噩噩,提不起精神,也没有方向感,看到生活重复看到自己情绪反反复复,心里像有个小恶魔一样,我变得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Catherine Rain 大鱼 (2016 摄影)
 
经过后来长期自我分析,现在我终于能把这个感受翻译出来了:
 
我所看到的关于教育的问题,其实大部分都是自身诸多矛盾和成长烦恼的投射,而且“想要生个孩子”这个想法,其本身真正的意思是:“我不喜欢现在的我自己,我不满意,但原本我什么都不能决定,也不能重新长大,所以,我要一个机会,重新,按我自己的方式,养育一遍我自己。”
 
这个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认为是自己生的孩子(男生可能不太一样,可以聊聊看,可能男生的寄托更多是事业吧)。
 
“重新,按我自己的方式”,其实是一种挑战,挑战自己的父母,挑战了教育,挑战了权威……这是某种生命的动力,但这个方向注定是一种悲凉——即便是生了孩子,孩子也不是我们自己本身,所以这个愿望一定是无法满足。
Catherine Rain 大鱼 (2016 摄影)
 
不满、束缚其实都是心里所构想的,其实本没有什么在捆绑着我,我是个成年人,有能力掌握并书写我未来的故事。
 
自设高墙也有门窗——人在舟山岛,但我的兼职工作使得我与上海杭州的连接非常紧密,不算闭塞。
 
偶然,在我「斜杠设计师」与「关注儿童教育」的角色交集中遇见了「磁场」,一个主题深深吸引了我——《如何辨别:兴趣是否能发展成职业》(Coach Lily 20161009),这也是我与Lily的相识。此后我们还有了一次跨洋交谈,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像是开始睁开眼睛,在「成长部落」里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因为紫苏、贝壳有幸扩展了很多乐趣——弹唱Ukulele,录制电台节目,写了几首小歌,后来还学习了钢琴……
 
就像是《悬崖上的金鱼姬》里的波妞使劲儿伸出她的手和脚一样用力和痛快。
 
我通常被认为是有很多兴趣爱好的人,但是我更愿意说:“我有很多的玩具。”
Catherine Rain 大鱼 (2020 摄影)
 
可以玩画画,用笔,用Photoshop,用iPad,用照片……可以玩摄影,用手机,用相机,用光,用时间……
 
可以玩音乐,用Ukulele,用键盘,用midi,用身体,用嗓子,用耳朵,用大脑……
 
可以玩写作,可以玩篮球,可以玩表格,可以玩迪士尼……
 
确实有很多玩儿的,就像是《Soul》里的「一切殿堂」,但是有没有火花只有自己知道,「一切」只是事物,并不是切实的感受,或真实的经历。
 
拥有超多玩具,能玩儿得足够好——优秀,100分,晋升,徽章,掌声,鲜花,粉丝……
 
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带来快乐和幸福,不一定能感受到火花点亮。
 
就像是《Soul》里的22号灵魂Twenty-two几千年都留在心灵学院,如莫比乌斯环般无限loop下去——
 
火柴在无际夜海,擦过就失败,亮不起来。(来自裘德《莫比乌斯号船医》万一作词,我很喜欢的歌)
 
但我们真的要找到一个确切的东西么?我认为人是没有天赋这种东西的。我想可能有些人在生理上异于常人的特点,但是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有,而且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有某种特点。
 
我觉得所谓天赋是在生命早期我们接触到的世界,那肯定是Mix的状态:
 
楼下飘来的几段京剧,暖洋洋的阳光洒进小床,饭后的《经济与法》,妈妈常讲的故事,爸爸常看的科幻电影,奶奶烙的饼,外公推着小车的公园,数学课的某个例子、公式,美术书上巴掌大的名画,劳动课的折纸,朋友家的恐龙百科全书,某个向你哭诉的伙伴,那个漂亮得让你心动的人……
 
外界可能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美好的或是糟糕的感受,以及各种复杂的情绪,时代的特征,等等,这些混合在一起,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对某些事物敏感一些,对某些感受忽略一些,开始习惯于某些动作,思维,食物,生活方式……
 
Twenty-two没有办法找到某一项具体的东西确认,那就是火花。在女孩的认真里它感受到了对音乐的热爱,地铁歌手的歌声的动人它也感受得到;打开感官,感受路人的欢笑,风吹卷树叶的声音,美味的Pizza…… 最终Twenty-two确实不知道是什么点亮最后的火花使得它得到了地球通行证。
Catherine Rain 大鱼 (2019 摄影)
 
你问我是怎么Mix的?我不知道,某种宇宙级的复杂算法?哈哈
 
我只能探索「自我」这个黑盒子,而不能要求换个黑盒子,而且其实每个黑盒子都没有多少差别,别被“别人家的孩子”吓到,自己的这个黑盒子其实已经足够好玩儿了。
 
2020年的圣诞节,正巧是我来到上海的第1000天,三年里换了工作,发现了不同的乐趣,与不同的伙伴一起工作,他们各有特色,我也从和他们的互动中看到了不一样的我,黑盒子又被开发了一部分。
 
这期间,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要跟焦虑作斗争,不仅仅是来自自己的焦虑,更是来自他人的焦虑,有时候他人的焦虑会入侵,变成我的一部分,这都会让我停滞不前,而且会让我觉得非常消耗,有一次我还跟Lily老师说了很多关于别人如何如何,别人做到了什么,别人如何的话,她只问我:“别人是谁呢?”
 
Lily跟我说:“你似乎需要别人允许你允许做你自己。”
 
那个人是谁呢?我慢慢领悟到:自己才是真正的钥匙,打开门,我可以很轻松地走出去,就那样迈步,走出去。
 
我开始明白:没人能将他人的时间复刻呈现给我,我终究并不知道他人经历了什么,也无法参考。
 
我能做的就是感受我的感受,跳出自身,在肩膀上放一个小矮人看看自己,坐下来,慢慢来,别着急,聊聊看,我想做什么,没有什么洪水猛兽在身后,即便有,跑也没有什么用。
 
常听人说:ta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无限精彩。
 
我想说:“对,亲爱的,别停下,那是个窗户,只有你允许自己,才能开门走出去,身处窗外之境,而不是艰难地爬上窗户眼巴巴地望出去。”
 
如何允许呢?先允许自己放松吧。
 
你的肩膀紧张吗?你的身体轻松吗?你的背会痛吗?你的眼睛酸涩吗?请允许你自己深深呼吸一下,如果你眼睛很痛也请允许自己不必要一定看完,允许自己停下来,允许自己忘记……允许自己的大脑空荡荡,允许自己感受到空气的温度,允许自己看着阳光下的尘埃发呆……允许自己沉浸其中……
Catherine Rain 大鱼 (2020 摄影)
 
感觉怎么样?
 
允许自己放空,所有的注意力,感官才会打开,就像现在,我感觉到音乐的声波穿透我的皮肤,我的手臂在声波的作用下感受到了音乐的重音,节奏,歌手的呼吸,仿佛旋律和歌词与我融为一体。
 
也许你会说,太玄了,这有什么用呢?
 
想下Twenty-two的火花,就在生活本身里,是不是也很玄妙呢?
 
允许,才可以开始观察,观察那些吸引着我的东西。假如感兴趣画画,可以观察颜色,被光照亮的边缘的颜色,流动的颜色,颜色里的颜色,可以观察形状,走起来,围着转个圈,可以看到时间流动中的形状变化……
 
我曾看过一个艺术家的摄影作品,他把一个石膏精细拍摄并放大到一面墙那么大,你可以看到石膏上的每个细节,每个时间留下的刻痕,就像是一个人的伤疤,皱纹……慢慢地你觉得你认识了这个石膏,它也成了独一无二的石膏。
Catherine Rain 大鱼 (2020 摄影)
 
同样的,我们可以看到油画的笔触,看到海报设计者心思,看到门店招牌的巧妙,听到音符,听到情绪,我们能够感受到电影情节的走向,感慨一个想法真的wow……此刻,我们链接了他人,同时,也积累下素材和资源,待我们去创造。
 
我一直记着少年时期的朋友(现在是建筑师)给我讲的花盆给到钢筋混凝土的故事:
 
一个叫做蒙尼亚的园艺师,他为了解决花盆易碎的问题,尝试了各种方法,使用了木盆但是易腐烂,后来他发现了水泥这种材料,觉得比瓦盆坚硬很多,但还是易碎,于是就像做木质花盆那样在水泥外箍了几圈,为了美观又抹了一层水泥,结果达到了他希望的效果,并且他又创造性地制作了各种形状的花盆骨架,于是就有了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花盆,他的这项发明,为钢筋混凝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把想要解决的问题放进心里,允许自己用好奇的眼睛看大千世界,不执着于问题本身,会有各种精彩和灵感扑面而来,我觉得这就是珍惜每分钟去活着的惊喜。
 
你有没有过沉浸在你感兴趣的事里,观察发现了一些细节呢?是否能讲出来,让我们一起跟随你感受你所感受到的呢?
 
我喜欢武志红老师的一句话:一切好东西,都来自深度关系。他说:“好的关系,其实就是你和一个人建立了深度关系。你在关系中深度地投入了你的真实,然后碰触到对方的真实,真实的你们深度碰撞彼此,由此建立了深度关系。”
 
我觉得跟跟人、跟事物的关系都是如此,柔软,轻松,不较劲……
 
比赛也是一种「赛」的状态,而不是重点在比,输赢也没有么重要,尽情才是那一刻的全然沉浸,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那就是我们可以吸收的能量,无时不刻都在从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那里收集素材,向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汲取营养。
 
如何建立深度关系?我觉得可以用小行动来构建。
 
说到小行动,又要讲故事了~
 
2017年3月,Lily老师的「蜕变」工作坊开启,跟一群伙伴开始了为期12周的团体成长。在此之后,我有不断地尝试一些小改变,从门内走出,走进更宽广的世界,特别感谢一位友人给了我机会。
Catherine Rain 大鱼 (2018 摄影)
 
2018年4月1日,我来到上海,开始在广告公司工作,也是源于觉得做了很多设计的工作,应该在广告公司就能够把兴趣变成职业了吧?其实我知道,可能对我而言,艺术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呢?迷雾弥漫……但是也没那么重要了,新生活的兴奋远远多过于迷惑,我只尽情享受上海的多元,包容,多姿多彩。
 
5月17日,Lily老师和我进行了一场直播谈话《冲破兴趣的迷雾——爱好那么多,挑什么发展职业》,这篇拖延了近1000天的文章就是源于那次直播。
 
「小行动」就是Lily老师在直播中启发我想到的。
 
你看过放大的像素吗?像素点很细密,颜色与颜色彼此跳跃,就像有的人的工作和生活一样,分的清清楚楚,每个格子小到几乎可以被忽略。当缩小画面的时候,一个颜色过到另一个颜色的过渡就这样完成。
 
那些小行动也是如此,你结结实实地把你所期待的不断地添加到当下的生活里,就终究会稳稳地走进下一个阶段,也许在他人看来这是个巨大的转变,只有自己知道,这是一个必然的回响,来自念念不忘。
 
所以,文章拖延,文章完成,看似是两个状态,其实也是一个个小行动完成的过度。
 
1000天,变幻莫测的未来怎能任我去揣测和计划呢,我也只能臣服于时间,好奇于我自己的黑盒子。
 
在来上海的1000天里——
 
我在三家很不同的公司工作,很有意思收获颇多;
 
有过5个月的无工作状态,从裸辞,短暂旅行,到回来开始系统学习为期2年的心理咨询课程;
 
有过上百次的自我怀疑,上百次的日夜颠倒,上百次内心的矛盾冲突,上百次的深度思考……
 
当然也有过几十次「我可能不是什么写作的料」的想法,来阻碍我完成。
 
没有什么所谓的天赋,允许成为自己吧。
 
未准备好就拖延,尝试又放下都在所难免,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慢下来,探索黑盒子里的秘密,当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火花已经被点燃,就让它发生。
 
探索我与自己的深度关系,我万事万物的深度关系,即便现在我还不能用任何一种方式(文字,绘画,音乐,数字……)表达得精彩,但一点一滴,终会印证那句:“慢慢来,比较快。”
Catherine Rain 大鱼 (2019 摄影)
 
话题:



0

推荐

秦华

秦华

7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我是坐标美国的职业教练,曾在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任风险管理总监和财务官,也拍过电影,写过专栏。我相信真正的成功就是拥有“不拧巴”的职业和人生。什么让你夜不能寐、愁肠百结?我的文字和讲座将带你抽丝剥茧,直抵内心——让梦想照进现实其实并不太难。微信公众号:华说职场人生(ID: Coach_Lily)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