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采访者 | Coach Lily 受访者 | 张澄 文字整理 | 小卡
 
过去:非典型学霸
 
Coach Lily:听说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体制下,你居然一次升学考试都没有参加过,从幼儿园到大学到研究生。这是怎么做到的?
 
张澄:我初高中6年在外国语学校读,按成绩排名可以直接报各高校的语言类专业。只需参加所报大学的笔面试,而不需要参加统一的小升初,中高考。虽然我排名不算非常靠前,但很喜欢英语,加上数学拉分比较明显,失去了中高考的勇气,所以既可以说是基本靠英语,一路走保送;也可以说是数学太差了,它帮我直接否掉了另外的康庄大道。(笑)
 
Coach Lily:所以你是一路靠着英语,然后机会就丢在你面前,或者说你可以选择的机会其实不是很多对吧?那在你能够选的地方,你是怎样去有意识的做这些选择?
 
张澄:其实我是一个挺不会做选择的人,我基本上就是“怂”(从心,follow your heart)。 初高中没什么可选择的余地,高三保送后,我第一次有一段半年的空闲时间,我选择去学了口译,发现是个自己认同、有趣有意义、而且努力能做好的东西。上大学后,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算是一个multi-passionist。
 
Coach Lily:你其实是闭着眼睛,哼着小曲儿顺流而下的一个人。在过程中,实际并没有做很多思考,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做了很多事。
 
张澄:确实是兴趣,而兴趣背后的动因有微妙的变化。曾经是获得外在肯定,如今更多是内驱。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张照片,是我站在电视机面前,把整个屏幕挡住,像小丑一样做夸张而古怪的表情,似乎在说:“看我呀!看我呀!我比电视还有趣呢!”
 
我再回看觉得很好玩,那是一个多么想要关注的小孩啊!从小到大,渴望被看到,被接纳,被肯定,是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动力来源。
 
后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模式之后,可能会觉得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是不好的,但现在自己已经不去评价当时是怎么样的,只是客观地说,我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现在:个人使命宣言
 
Coach Lily:我的职业敏感性告诉我, 如果我们的动力是去索取外界的关注和认可的,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如果你没有内核的自我价值感,那你就会被外界评价所左右。
 
现在你去做这些事情,还是为了得到外界的肯定吗? 因为外界给你的反馈不一定总是正向的,这个时候,你还想做这个事情吗?你会感到很挫败吗?
 
张澄:从大学开始,我去尝试第一次说相声,做英文脱口秀,做年轻人的教练,这些事情的形式还是表达与互动,别人对你的评价依然很重要。但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发现自我对于过程的享受已经远远超过对外界评价的在意。比如在教练过程中,某个客户可能对我并不满意,或对这个过程抱有强烈的质疑,但我不会因此感觉遭到了否定。反而我会觉得蛮有意思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甚至我会更期待这种不同的声音出现,因为我知道它可以帮我看到我过往所不能,助我在做事上精进。
 
这里边是一个挺细微的差别。
 
另外,真诚才能换来真诚。只有当你投入去做,不计后果的时候,事情自然就展开了,人们会真的看到你, 你由此得到“真实的反馈”。而如果你做事为了获取别人的关注和肯定,那么不管你得到的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因为那是“假的反馈”,它们并不能帮你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Coach Lily:很多人说,我搞不清楚,我做这个到底是为了人家说我好,还是我真的喜欢,我觉得这两者没有黑白分明的界限。别人的正面反馈肯定会加强对这件事的喜欢,而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更希望得到别人的正面反馈。不过你问自己,如果这件事,别人说你做的不好,你是轻易地否定自己,还是只保持好奇,去看看到底哪里做的不好?这是一个重要的差别。
 
Coach Lily:我知道你有个使命宣言,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下吗?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的呢?是不是有一天忽然发觉有一根线把你做的所有事情都串了起来,而内部是非常自洽的?
 
张澄:关于使命,我听到一些人说:“人生只为一件大事而来”,而另一些人说:“不要一味刻意地去寻找独特的定位,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没什么特别的。”
 
现在我抱有第三种看法:我相信每个人都带着特有的禀赋,但漫漫人生中,绝不只是“一件事”,而是一类有共同特点的事情。
 
大概是本科毕业,刚读研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原来我不只是喜欢做培训者、做facilitator、做口译、做演讲,我也不只是脑洞清奇、喜欢问深刻得让人发毛的问题,不只是喜欢把别人逗笑、和做跨界连接的那个人。
 
在这些“乱七八糟”的背后,原来我最感兴趣的是人,原来我希望推动不同行业、圈子(circle, but also “bubble”)、拥有不同人生体验的人们能更深入地对话和共创,原来我是渴望通过了解和表达真实诉求,减少误解,降低世界上信息的不对称,减少错位的爱,资源和能量。
 
使命宣言可以总结为:我希望借______媒介,通过做__________,来帮助____变得______。
 
我现在填的是:我希望借语言的媒介,通过启发式、创意性的发问和表达,帮助他人变得更真实和自由。
 
“语言的媒介“——包括中文,英文,肢体动作,神态表情的语言等等。
 
“启发式、创意性的发问和表达” ——我发现自己善于观察和总结,然后以语言的方式产出。传递的风格是提供新视角,发掘多样性,看到不同的可能性,有别于辩论式、劝说式的。
 
“帮助他人”——我的目标群体是广泛的,我暂且没有强烈地想要影响某个人群。
 
“更真实自由” ——这是我在意的,可以是透过个体层面的觉察和自我实现,也可能是通过社会中少数人与多数人的融合对话。当科技进步使我们在物理空间中更自由,我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中的枷锁也可以摘下来。
 
把它们串连起来,我一下子觉得,任督二脉被打开了。
 
回顾找到使命宣言的过程,我很庆幸三个点:
 
(1)我每一次都把内心的冲动变成了新的尝试,不留遗憾。
 
(2)有人愿意给我反馈,除了说我做的好,更是那些不解和批评的声音,比如说我兴趣广泛,不专注。
 
(3)我打开自己,听进去了这些声音,我跟他们一样对自己好奇,我带着新察觉和问题继续做更有针对性的探索,静待下一个突破降临。
 
Coach Lily:这让我想到对职业的定位。很多人对职业的理解太狭隘,陷在职业本身的头衔和job description里面。其实,职业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你创造某种价值,给到需要这个价值的人,然后你得到金钱的报酬。也就是说通过你的服务你的产品,为你的目标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你的价值定位)。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职场,就会发觉职业道路千千万。
 
张澄:同意,如果想识别自己的使命宣言,也可以从以上这三个角度入手。具体来说,可以针对每一个板块去问不同的问题——
 
关于产品,你可能会问“我擅长什么?”“我的优势是什么?” “我可以输出什么到市场上进行价值交换?”
 
关于目标客户,你可能会问:“ 我享受和谁一起工作?”“我希望得到什么样群体的肯定?” “我从谁那里获得启发?” “我希望看到谁/什么事情发生改变?”
 
关于价值定位,你可能会问:“我也许有能力给他人提供许多种价值,其中对我来说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 “而他们也认可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Coach Lily:价值定位也是非常叩问灵魂的一个问题。当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的时候,接下来你到底想为世界创造什么价值?你想为世界解决什么问题?这个其实就到了人生使命感的高度。
 
大家不要被这个宏大的问题吓到,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干大事。其实你的价值,不一定要影响全世界,也许只是你身边的几个人。比如做教练,你能影响一位客户,而他的改变又能影响到很多跟他接触的人。Make a difference其实一点都不遥远。
 
另外,自己的价值定位有的时候也不一定需要通过职业来实现。比如我昨天听到一位教练说:她的使命是通过自己与别人的接触,给别人带来真实和福祉,而她可以通过她做任何事情来实现这个使命,即使去帮人家割草。因为这是她的核心价值观,不管跟谁接触,她都会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很多职业的形式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使命,这不是唯一的。
 
未来:毕业后的选择
 
Coach Lily:面临毕业,你的具体职业选择会是怎样的?从专业上看,你学了英语、国际关系、能源环境,你业余也做了很多尝试,你所有这些在择业的时候怎么跟你的使命宣言凑到一起呢?这些东西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
 
张澄:找工作时,我感觉自己像一块有菱有角,有凹有凸的拼图,想要找到合适的版图,和那个刚刚好放进去的位置,是非常难的。
 
我之前也总因为“不对口”而烦恼,有些岗位我觉得自己适合做,但我一说自己是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对方就说我们不招这个专业的,没了后文。
 
后来,我就开始从我这个人开始介绍,比如我喜欢与人深度沟通,我愿意去倾听,我可以在一个团队里扮演什么角色,我完成过什么小突破,做过什么资源整合。我尽量不限于专业、学校、实习经历,而是围绕“自己”把竞争力重新打包,拿到市场上看有没有人愿意交换。
 
这会是一个非常非常慢的过程。所以我自己最近也接受了,我可能没办法在毕业前半年或甚至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工作在手。但现在觉得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没有,就继续找。
 
Coach Lily:职业的形式有两个重要维度,一个是知识,一个是可迁移技能。你提到的专业对口,很多时候是知识对口。那你现在显然走的另外一条道路,就是从可迁移技能入手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够做什么,不一定是跟行业相关的,但这就是你创造的价值。这个对职业发展来说是更重要的。从用人的角度来说,资深的人都知道,知识是相对容易习得的,但可迁移技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不过我比较好奇的是,你想去做那些专业对口的工作吗?你想做跟国际政治、经济、能源相关的工作吗?
 
张澄:对我来讲,具体是什么学科和行业相对而言没那么重要,反而是背后的东西更吸引我。
 
可以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我从读研开始一直对核能保持兴趣,并非是被原子能利用理论/工程的知识本身所吸引,而是我发觉这个行业圈子的dynamics很有趣。这个大行业里,既包含做核技术的人,也包括做军工出身和不扩散、国家安全的这一圈人,还有侧重能源电力的这一圈人。这些圈子之间的交集其实很多,但他们似乎不经常对话甚至对彼此有着一些误解。当国内外市场变化、诉求变化,他们的旧有模式可能就需要发生改变。我慢慢地体会到这一点,也更希望参与其中,因为我感觉到我在这当中是可以扮演一个角色的t。我得再凑近一点,去看看我的角色可以是什么。
 
另一个例子是节能减排, 我感兴趣的原因是你可以把这个应用到所有东西上。每个行业、每个公司、每条生产线、每个产品都需要提效、降耗。所有层面的努力叠加,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要做成这件事情,就要求坐在办公室里测算经济性的专家,要到一线工厂里去调研锅炉的耗能现状,然后他们得用高管和投资人能听懂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这样一来,人、信息和资源就活了起来,理解加深了。从另一层面来看,这也是一种社会变革 —— 通过撬一个支点,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整个社会的产业运作方式。
 
当我有了使命宣言后,我选择紧紧地抱住它。当我做了一些尝试之后,尤其是开始做youthcoaching之后,我发现就算我什么工作都没找到,就算我这块拼图拼不到任何一片已有的版图上,我也有了自己创造的一块版图,它给了我极大的底气和平常心。
 
这样一来,我既着急,又没那么着急。
 
着急是说我也许暂时不知道我的How是什么--我不知道具体哪条路最后才能通向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不着急是说我知道我的Why是什么了--那就是我的使命宣言。它会持续演变,但在短期内又相对稳定。
 
我感觉,相比知道太多的how但不知道why,还是现在这样好。
 
Coach Lily:很多人的痛苦是不知道why,也就更不知道how。但是你知道why的话,其实你可以创造出自己的how来。
 
学霸模式的桎梏
 
Coach Lily: 你回国以后在清华做了一些讲座、工作坊,包括怎么提高英语口语,还有怎么去自我认知,看到人生的方向。我比较好奇,你在你的同伴身上看到了什么有意思的现象,或者给你的思考是怎么样的呢。
 
张澄:清华的同学真的很优秀,但是他们也会有一种所谓的学霸路径或者说包袱。比如说,我做完一场分享会后,会有同学问,你讲了这么多,能不能最后再直接告诉我,如果我现在有1个小时来学习英语,我究竟应怎样分配时间,才能达到最大化效果。我当时就是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一方面,我在想自己不是已经很努力讲了两个小时这个事儿了吗,作为coach的我本来想讲很多why,而作为trainer的我已经掺杂了好多how在里面,包括怎么发音、哪找资源、怎么练习等。另一方面,我觉得如果一直在想要寻求最优化的话,就像一直在校准你的路线,这意味着,“我还是不够好,我怎么能做的更好。 ”
 
后来我又参与过不少类似的讨论。我意识到,大家容易在优秀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离自己越远。我们机会成本这么高,做了这个暑期实习就不能做那个暑期调研,GPA、英语、实习、研究经历,哪个也耽误不起,甚至感觉走错一步,后面人生就毁了。于是如履薄冰,沿着师兄师姐的步伐走把握最大的路,甚至都来不及问自己:我要去哪儿呢?我为什么要这个东西呢?
 
Coach Lily:你说的这些也是我在北大做讲座的体会。学霸们一直朝着更高更好更强的道路走。在选择路径的时候,必须是看到了一条路径能够把我带到某个明确的地方。记得当时有一个同学问我关于出国的事,她听说在国外有玻璃天花板,种族歧视,觉得国外可能会制约发展,不一定很好,然后纠结到底要不要出国。这个问题背后就变成了,哪一条路径能够让我职业发展的更好,我就去选择那条途径,而不是先想想我为什么要选这条道路。
 
事实上,我们是因为容易成功才去选择做这个事情的吗?是因为这个路径更高效而选它的吗?
 
学霸们习惯性地要成为最好的。我们不能允许自己走一条慢的路,不能允许自己在某一个点不如别人。所以就拼命地往前赶,赶到可能三四十岁的时候,发觉跟自己内心完全脱离了,然后陷入中年危机了,这是很多客户到我这里来的原因。
 
我们退后一步看,成为学霸,进入中国的最高学府,让你过去成功的这些经验恰恰可能会把你困在原地,让你没有办法达到人生的下一个高度,因为在你走出校门后,你的人生道路不再是线性的,并且充满了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你的人生幸福也无法简单地通过获得高分来创造。
 
现场问答
 
问题1:千玺这一代人,是不是都愿意做斜杠?应该早开始做吗?
 
Coach Lily:斜杠不是目的。如果你看到了自己职业的本质追求,你就去寻找最能实现你职业本质的形式。这个形式有可能是服务于一家和你价值观一致的大公司,能够扩大你做的事所产生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创业,或者你一个人的小作坊。比如说我现在看起来很“斜杠”了,但这并非刻意而为。我做教练,就会写东西,写着写着可能就出书,成为一个作者。有时候又去教课,那我就变成培训师。所有这些,是跟你内在底层的东西是一致的,都是服务你的价值观和使命。所以不是愿不愿意、也不是早做晚做的问题。
 
问题2:很好奇这么一个特别的女孩,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东西,你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以及你的成长经历中,父母对你的性格养成和塑造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张澄:我父母的确是非常重要,首先,我从小算是一个散养的孩子,我感觉自己经常换地方,去亲戚朋友别人家住,出去参加夏令营,可能别的家长会觉得这种事不负责任,但从孩子角度来说,我反倒觉得是很大的锻炼,因为you are on your own。从这个角度上,我还挺感谢我父母的,尤其是我爸,他给我提供物质保障,也很愿意让我去尝试新事物,愿意放手。当我对一些东西展现出兴趣的时候,他也愿意为我投资。这在客观上给足了我发展的空间,也在心理上让我感到被满足和关爱。在我的成长中,我爸起到了宽大的支撑网一样的作用,也在很多地方让我尊敬。
 
而我妈相对细腻。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而我当时沉迷写随笔文章,不仅发一些到QQ空间上,还想自己出本书,所以我会去买最好的本子写上目录和作者介绍。然后把每一篇文章都用彩笔誊写上去,现在想想很幼稚。这还不够,我当时还去给《小读者》杂志社投稿。但不管我怎么投,人家也不要我,攒了一打的拒信。而我妈从来没有评价我说,你算了吧,还是好好学习吧,别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了。数九寒冬,她每次还继续骑车带我去邮局,当时她身体已经不是很好,有一些精神上的疾病。我每次都自己认真地用胶棒封好信封,投进邮筒。对当时的我来说,那简直是天大的精神寄托。她的接纳和默默的陪伴,是让我回味至今的。
 
当然除了父母,我身边还有很多爱我的人,是他们组成了我的支持体系。看清楚你的支持体系,在决定下一步往哪儿走,尤其是冒险的时候,会增加很多你的底气。觉得即使我摔得再惨,也还是有人无条件地爱我。相信这种支持体系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能不能够主动去看到它,感受到它。
 
问题3: 很好奇张澄在做一些非主流的事情或者选择时,会不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与别人的关注点挺不同的,这种时候怎么面对。
 
张澄:我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我有意无意地去做一些非主流的事情。小时候想要关注,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不同。第二个阶段是,我慢慢地走出了那个去寻找外界肯定的模式,我越来越没觉得自己做了“非主流”的事情,我觉得我就是主流的—— 我是我的主流,我为我做主。而你也是你自己的主流。
 
Coach Lily:很多人说,别人都怎么怎么样,其实你去想一想所有这些“别人”是谁?你认为的主流到底是谁呢?可能就是周围那几个你在乎的人,他们和你意见不一样,给你内心带来了冲突,但这肯定不是社会中的每个人。你把这些个所谓主流的声音列出来,你就会发现让你真正在意的声音就那么几个,但却在你的脑子里变成了整个社会。
 
这几个你在意的声音可能就是你的父母、配偶、好朋友,那你要专注的就是跟这几个人的沟通。
 
如果他们说的有道理,那你们讨论一下,因为别人可能是出于关心,你要认可别人对你的关心。他们担忧的那个方面也许是很好的提醒,让你去看到一些你没有看到的风险。
 
如果是我们价值观不一样或者对风险的耐受度不太一样,那你说,“谢谢你的关心,但是我跟你不一样,我尊重你的选择,我也有我的选择。”That’s all。如果你的选择会影响整个家庭,那你就要跟被你影响的人达成一致,因为你不能让别人来背负你这个选择可能的后果。所以说,当我们觉得好像违背了主流,真的要把它细化,看看到底是什么,看清了后一个个去解决,那也就不存在主流和非主流这个事情。
 
问题4:张澄有关脱口秀的分享,让人想起【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你看过吗?
 
张澄:看了,这事儿还挺有趣的。我平时几乎完全不追剧,但已经有三个人给我推荐【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了。这给我一个启示,你不需要获得所有的信息和资源,你只需把自己搞明白,把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然后全世界都会回应你。
 
举一个例子。在我压力大的时候,常常一个很小的事情都会让情绪有大的起伏,在短时间内陷入非常局限性的思维。有一次,我在纠结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机会,没想到身边的人说:“这工作不适合你,我建议你不用考虑这工作了。”什么? 不过我马上意识到这个声音来得真是恰到好处,他说的,的确是我需要听到的。
 
就算想得再清楚,我们还是会在某些时候陷入到思维的小巷里去,但如果你曾经真实地呈现和表达,你就会在这个世界上,给你身边的人留下印记。如果有一天,你与初心渐行渐远,或是你忘记了的时候,有人会跳出来说,不不,你不是这样的,你记得吗?你说过这个话、你做过这种事。
 
那种感觉就是:谢谢你,也谢谢我自己,曾对你这样真实地袒露我自己。这种校准,我觉得是健康的。
 
Coach Lily:对,不能说别人的说法都不重要,是你要有所筛选。这也是我一直说的,你有什么想法,要跟全世界说,有诸多的好处。当你说的时候,别人慢慢地就知道你的个人品牌了,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了。当你可能因为短期的利益,因为当下对生存的焦虑,做出一个跟你的核心不一致的事情,别人就会给你一个反馈。
 
问题5: 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澄:一个收获是它给我更广阔的平台去做行为实验。比如在中国,幽默的受众主要是中文听众;或者是你想做教练的话,你可能没什么机会和外国人做coaching,语境和话题都不同。而出国相当于拓展了你的舞台,我会真切地生活在文化差异中,体会细微之处,并行动起来。
 
另外,我通过语言体会到一些思维习惯,其中一个是他们说:Don’t take it personally。我们出了任何问题,总是太容易怪罪到自己身上,是我不好。但其实不是。
 
李松蔚老师的系统视角也启发了我很多——系统设计是什么样的,系统的信息传递回路是什么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距离是什么样的,都会影响系统中事物呈现的结果。所以不要一味地去怪罪自己,而是去看到大的画面。
 
问题6: 脱口秀是怎么练习的?
 
张澄:我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去觉察有趣的小事儿,以很小的单位汲取信息和感知情绪,随时记录下来。比如在街上找不到共享单车,我就随口说There is no ofo, it’s awful!虽然我的笑话常常很差,要么就很冷,但是我很喜欢这种创造的过程。
 
有机会的时候,你就坐下来打磨产品,再找受众。你找观众的方式可能会很拙劣,在美国第一次做英文脱口秀的时候,我以毕业聚会的名义邀请了大家,然后等他们来了,我就把门一关,要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哈哈。(了解我的朋友说:“要开始你的表演了。”)结束后我也会立刻找朋友们要反馈。第一步迈出去之后,世界就会给你千万种回应,顺着那个回应就可以迈出下一步了。
 
话题:



0

推荐

秦华

秦华

7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我是坐标美国的职业教练,曾在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任风险管理总监和财务官,也拍过电影,写过专栏。我相信真正的成功就是拥有“不拧巴”的职业和人生。什么让你夜不能寐、愁肠百结?我的文字和讲座将带你抽丝剥茧,直抵内心——让梦想照进现实其实并不太难。微信公众号:华说职场人生(ID: Coach_Lily)

文章